科技计划

为了具体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任务与目标,中国政府还在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特定关键科学技术领域,实施科技发展的专项计划。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多项科技计划,旨在跟踪世界科技的最新进展,促进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并推动科学技术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目前执行的主要科技发展计划有:

    1.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第一个国家科技计划,也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科技计划,1982年开始实施。

    这项计划是要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带有方向性、关键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农业、电子信息、能源、交通、材料、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六五”计划到“九五”计划期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先后安排了534个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总经费投入379亿元人民币,获得专利2434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33.7亿元人民币。

    仅在“九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就安排了251个项目、5100多个专题,中央财政支持52.5亿元,地方配套和承担单位自筹资金177.3亿元,组织1000多个科研院所、700多所大学、5400多个专业的7万多名科技人员参与其中,共取得成果2万多项,国内外专利1300多项,建立了4500多个试验示范基地,培养具有生产经验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人才近20000人,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多亿元人民币,直接经济效益950多亿元。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继续坚持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出发,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解决社会公益性重大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为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从中国科技界到产业界,从科学家到普通民众,人们对“863计划”都耳熟能详。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写信给国家领导人,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他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国政府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计划因为是基于1986年3月提出的建议,故以“863”命名。从那时起,“863”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上频频出现,成为中国进入高技术领域的一个划时代的符号。

    “863计划”总体目标是:集中少部分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15年中,该计划共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4万多名科研人员、200多个科研院所和100多所高校参与了“863计划”的实施。

    通过实施“863计划”,中国培育了一批高技术产业生长点,不仅极大地带动了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高技术支撑。

    在“863计划”的运行过程中,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和为科研工作服务,科研的大方向由科学家商讨后确定,具体项目也由专家组共同决定。

    “十五”(2001—2005)期间,“863计划”以鼓励创新、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信息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资源环境技术等8个领域的若干个主题和重大专项进行部署,计划完成以下重点任务:攻克支撑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生物、农业及医药关键技术;掌握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突破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资源、环保和能源关键技术。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1997年由中国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

    “973计划”的目标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973计划”的主要任务包括:紧紧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非常重要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部署相关的、重要的、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科学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能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任务的科学研究基地,并形成若干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该计划鼓励优秀科学家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领域,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点基础研究;体现国家目标,为解决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自1998年起至2002年,该计划已先后启动了132个项目,其中农业领域17项,能源领域15项,信息领域17项,资源环境领域24项,人口与健康领域21项,材料领域19项,重要科学前沿19项;“九五”(1996—2000)期间国家财政投入25亿元。

    “973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合作和国际学术交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中国已向欧盟开放了“973计划”的研究项目,欧盟国家的科学家可与中国科学家联合申请、承担“973计划”项目。

    4. 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

    该计划是“十五”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旨在调整、充实、加强国家各类科研基地的科技能力建设,对科技能力建设进行合理布局,开展基础数据、国家基础标准、资源标本等方面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共享资源和条件,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支撑。主要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等。

    2003年国家又提出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大平台,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整体规划,对现有的各类科技资源进行整合与重组,对短缺的资源进行充实,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集成和提高,建成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同时,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在资源建设方面,实行多部门投资、理事会管理,专管共用的运行管理机制;在资源利用上,建立以集中式与分散式共享相结合、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新型运作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开发、开放与共用。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有限的范围内对科技基础条件的共建共享进行初步尝试。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农科院图书馆等8家机构进行的图书情报共享方案的实施,以及多个省市区域性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的建立,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建共享起到了先导示范作用。

    5. 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

    在这个计划里,比较广为人知的是“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另外还有支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

    (1)“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是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府指导性计划,是在“863计划”之后,于1988年8月启动实施的,旨在将高技术科研成果尽快产业化。

    “火炬计划”内容包括:组织实施一大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国内外市场及经济效益好的高技术产品开发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批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索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计划项目重点包括新型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等新技术领域。
    与“863计划”的侧重点不同,“火炬计划”通过建立一批被称为“孵化器”的机构(也称创业服务中心),来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火炬计划”实施以来,在国家级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里,已建立了近100家创业服务中心。这些孵化器培育了很多高科技企业,如北京开发区的方正、联想、四通等高技术企业,不仅以超常规的速度开发出在国内外两个市场都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而且为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988—1999年,“火炬计划”共组织实施项目近2万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045项。由于这些项目以银行贷款和自筹款项作为资金来源,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来实施,因而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尤大。仅在2002年,3734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324.1亿元,利润额147.8亿元,项目出口创汇达19.5亿美元。在知识产权方面,申请专利2334项,获得专利授权1569项,其中获发明专利432项,国外授权专利31项。

    (2)“星火计划”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率先在农村起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激发了亿万农民劳动致富的热情,使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进入80年代以后,乡镇工业发展迅猛,农业经济空前活跃。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使农民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使农村普遍产生了对科学的需求和渴望。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计划因此得名为“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1986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

    “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其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计划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银行贷款、企业自筹几部分组成,主要是银行贷款、企业自筹。

    科技的“星星之火”,已经燃遍了广大农村。“星火计划”通过大批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示范,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截止到2002年,建立了134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227个国家级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促进了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建立和形成了5000多个培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培训基地50个,相继培训了近7000万星火技术人才,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在全国农村共实施科技示范项目逾12万项,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县(市)。

    (3)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是由国务院于1990年批准实施的一项国家重点科技计划。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主要是以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为依托,通过技术推广,重点解决工、农业生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及公益性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形成规模效益,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该计划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门分级管理和组织实施。形成不同层次的推广计划,并各有侧重。

    “九五”期间,筛选发布推广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1366项,到“九五”末期,累计滚动到2000项重大技术成果,并带动约2万项科技成果进入地方、部门和各层次的推广计划。

    (4)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1999年,中国政府批复科技部、财政部报告,决定当年从中央财政拨款10亿元、金融机构贷款20亿元,支持中国境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央财政资金以无偿拨款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支付,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作为专门管理机构。

    从1999至2003年,国家财政每年拨款5亿—8亿元人民币,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匹配一定量资金予以支持。创新基金实施5年来,立项资助4946项,资助总金额33亿元人民币。在已完成验收的1690个项目中,创新基金共资助9.1亿元人民币,项目实际新增投资163.1亿元人民币,资金增大17倍;资助后的项目销售收入达510.6亿元人民币,增长5.2倍;上缴税金55.5亿元人民币,增长了6倍;出口额达3.6亿美元,增长了1.3倍。

    创新基金支持的重点技术领域为电子信息、生物和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目标

    重点攻克一批对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的重大关键技术;

    重点攻克一批对产业升级带动性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

    重点攻克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重大关键技术;

    培养一支精干的科技攻关队伍,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地位的技术创新基地。

    “863计划”重点领域

    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和“瞄准前沿,目标驱动”的原则,“863计划”在1986年计划启动初期就选择了生物、信息、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七个高技术领域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

    “973计划”启动海外科学家评审机制

    2003年,“973计划”开始试行聘请海外华人科学家参与项目评审工作。一方面,探索同国际接轨的基础研究评价办法,提高“973计划”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公正性,并借助海外华人学者的经验,提高“973计划”项目的组织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评审工作,促进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为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祖国服务创造条件。

    2003年,“973计划”共邀请20余位海外科学家参加项目初评,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地区,占全部初评专家的10%左右。

    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1995年,科技部试行选择一批优秀软件园和软件企业集团,作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给予重点支持。

    1995年10月,以东软集团为依托的“东大软件园”成为第一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22个软件基地共实现总收入887亿元,其中软件产业收入809亿元,出口创汇4.5亿美元。聚集了5777家软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8.5万人,软件产业收入占全国软件产业收入的73.5%,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支柱力量。(科技部供稿)


时间:2021-06-01
来源:湘盾(湖南)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上一篇:ISO9001

文章详情

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代理机构、湖南省中小企业品牌提升服务机构、长沙市天心区农民工创业帮扶企业、长沙市天心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员竭诚为您服务!

  • ·

    湖南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的公示

  • ·

    长沙县县长质量奖考核办法

  • ·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常德市企业上市“双倍增”行动实施方

  • ·

    长沙市2021年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开始

  • ·

    天心经开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联 系 我 们

联系方式:0731-85161658

客服专线:18975877560

                 18175108246

                 13627487995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二段103号金房集团642房